记者刘涛 通讯员孙晓亮杨鹏 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农村发展是地质工作的历史使命,更是政治担当。山东省地矿局八院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依托“地质+农业”融合模式,推进地质专业优势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地融合,积极为农业农村供水提供技术服务,打通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实施抗旱打井, 解决“口渴”大难题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近年来,地矿八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的发挥专业方面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公益抗旱打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饮水难”和农业“用水难”问题,实施了优质抗旱井千余眼,助力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吃水用水需要。2021年,在东港区陈疃镇堰村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施工水井一口,孔深120m,水量960m3/d,水质优良,能够完全满足全村一千余人生活、灌溉生产用水,得到当地村民的高度评价,并为八院送来一面“乡村振兴结硕果,甘泉喷涌解民忧”锦旗。 自觉融入“三农”,主动服务“三农”。2022年以来,地矿八院联合自然资源部门,扎实开展地质工作服务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实施抗旱找水项目,通过一系列分析地质资料、现场踏勘、水文地质调查,布设井位,在日照市挪庄村实施打井引水工程,解决了困扰挪庄世代村民的饮水难题,并在该区域积极地推进生态特色农业、饮水安全、高标准农田等项目,不断推动“三农”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地质力量。 开展动态监测, 守护“地下”生命线 为全面掌握日照市地下水变化规律,开展地下水资源保护,自1993年以来,地矿八院为日照市开展地下水监测,在全市范围内设置监测点52个,长期监测点23个,统测点2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2个、地市级9个。通过对日照地区地质环境监测研究、调查与评价工作,全面掌握了日照市地下水动态的发展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和环境地质问题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能获得充分合理的利用。 近年来,八院充分充分运用30年来积累的海量水文数据,依托日照地质地理信息大数据研究院,打破数据资源分散、数据利用困难等信息化“孤岛现象”,成功研发了日照市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网络优化和信息化预警平台,对区域地下水超采、水质变化及海水入侵等进行预报预警,实现了全市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动态变动情况,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打造三维模型, 助力“深度”新发展 当前,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处热气蒸腾、犹如蒸笼,有那么一群人,正争分夺秒地忙碌在野外地质项目现场,紧抓汛期到来前的野外施工黄金期,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坚守岗位、埋头苦干,奏响了抢抓施工、最后冲刺的“奋斗交响曲”——他们就是地矿八院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组。该项目通过综合运用地质调查、遥感、地球物理勘查、钻探、原位测试等勘查技术和信息技术方法,完成3000余套地质资料的收集,涉及农业农村、水文、水利、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系统查明了日照主城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情况。 以科学技术创新为引领,该项目依托调查成果打造了地下三维可视化的“透视”模型,并首次从地质角度实施陆海统筹,填补了日照市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综合地质信息平台应用服务的空白,为农业农村供水、地下空间布局优化和协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为地方“深度”发展做好了一张地质“体检单”。 做好水源调查, 保障“仓库”存储量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更是农业农村发展基本的物质基础。地矿八院先后完成了日照市梭椤树、两城河、沭河盆地、傅疃河流域、沂沭河流域等区域开展了调查与评价工作。梭椤树水源地是地矿八院首次在日照花岗岩地区寻找的构造裂隙水型水源地,提交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8522.8m3/d;傅疃河流域提交了三处水源地,提交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96000m3/d,能够为日照市缺水百姓生活和灌溉用水、工业和城市(应急)供水提供充足水资源保障;沂沭河流域项目提交两处小型岩溶水水源地,解决了沂蒙山区22万人口吃水困难问题,累计创造经济价值近5000万元,项目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地矿八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回信精神,充分的发挥地质工作公益性职能,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及更深层次需求,积极拓展地质服务领域,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地质+农业”示范项目,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融入到服务地方高水平发展的方方面面,继续为服务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农业农村发展是地质工作的历史使命,更是政治担当。山东省地矿局八院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依托“地质+农业”融合模式,推进地质专业优势与农业农村发展深层次地融合,积极为农业农村供水提供技术服务,打通服务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源泉。近年来,地矿八院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的发挥专业方面技术优势,积极开展公益抗旱打井专项行动,着力解决群众“饮水难”和农业“用水难”问题,实施了优质抗旱井千余眼,助力解决了上百万人的吃水用水需要。2021年,在东港区陈疃镇堰村开展水文地质调查,施工水井一口,孔深120m,水量960m3/d,水质优良,能够完全满足全村一千余人生活、灌溉生产用水,得到当地村民的高度评价,并为八院送来一面“乡村振兴结硕果,甘泉喷涌解民忧”锦旗。
自觉融入“三农”,主动服务“三农”。2022年以来,地矿八院联合自然资源部门,扎实开展地质工作服务全方面推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实施抗旱找水项目,通过一系列分析地质资料、现场踏勘、水文地质调查,布设井位,在日照市挪庄村实施打井引水工程,解决了困扰挪庄世代村民的饮水难题,并在该区域积极地推进生态特色农业、饮水安全、高标准农田等项目,不断推动“三农”事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持续为乡村振兴贡献地质力量。
为全面掌握日照市地下水变化规律,开展地下水资源保护,自1993年以来,地矿八院为日照市开展地下水监测,在全市范围内设置监测点52个,长期监测点23个,统测点29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2个、地市级9个。通过对日照地区地质环境监测研究、调查与评价工作,全面掌握了日照市地下水动态的发展变化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质环境、预防和环境地质问题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使有限的地下水资源能获得充分合理的利用。
近年来,八院充分充分运用30年来积累的海量水文数据,依托日照地质地理信息大数据研究院,打破数据资源分散、数据利用困难等信息化“孤岛现象”,成功研发了日照市地下水资源动态监测网络优化和信息化预警平台,对区域地下水超采、水质变化及海水入侵等进行预报预警,实现了全市地下水水位和水质的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丰水期和枯水期的水质动态变动情况,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当前,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处热气蒸腾、犹如蒸笼,有那么一群人,正争分夺秒地忙碌在野外地质项目现场,紧抓汛期到来前的野外施工黄金期,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坚守岗位、埋头苦干,奏响了抢抓施工、最后冲刺的“奋斗交响曲”——他们就是地矿八院城市地质调查项目组。该项目通过综合运用地质调查、遥感、地球物理勘查、钻探、原位测试等勘查技术和信息技术方法,完成3000余套地质资料的收集,涉及农业农村、水文、水利、生态环境、水务等部门,系统查明了日照主城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等情况。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该项目依托调查成果打造了地下三维可视化的“透视”模型,并首次从地质角度实施陆海统筹,填补了日照市大比例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和综合地质信息平台应用服务的空白,为农业农村供水、地下空间布局优化和协同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为地方“深度”发展做好了一张地质“体检单”。
水资源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核心要素,更是农业农村发展基本的物质基础。地矿八院先后完成了日照市梭椤树、两城河、沭河盆地、傅疃河流域、沂沭河流域等区域开展了调查与评价工作。梭椤树水源地是地矿八院首次在日照花岗岩地区寻找的构造裂隙水型水源地,提交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8522.8m3/d;傅疃河流域提交了三处水源地,提交水源地地下水允许开采量为96000m3/d,能够为日照市缺水百姓生活和灌溉用水、工业和城市(应急)供水提供充足水资源保障;沂沭河流域项目提交两处小型岩溶水水源地,解决了沂蒙山区22万人口吃水困难问题,累计创造经济价值近5000万元,项目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发挥优势,主动服务。地矿八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重要回信精神,充分的发挥地质工作公益性职能,围绕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及更深层次需求,积极拓展地质服务领域,着力打造高质量的“地质+农业”示范项目,将自身的技术优势融入到服务地方高水平发展的方方面面,继续为服务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