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流浪地球》等科幻作品中不乏地下城市的身影,为了规避极端环境,人类在地底开展城市的建设。而近期亚洲最大地下综合体——武汉光谷地下综合体的建成,更是引发无数人对地下城市的遐想。
地下综合体是城市综合体的一种。所谓的城市综合体是以建筑群为基础,融合商业零售、商务办公、酒店餐饮、公寓住宅、综合娱乐五大核心功能于一体的“城中之城”。我们日常经常提到的CBD,则是商务综合体,是以酒店和写字楼为主导的城市综合体,如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巴黎的拉德芳斯等。
而地下综合体则是指多功能大规模的地下空间建筑,伴随着城市集约化程度的逐步的提升而出现,是城市与土地资源利用最大化的集中体现。
此次完工的武汉光谷地下城是目前亚洲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城市综合体,该综合体工程体量巨大,其直径达200米,总建筑面积约14.6万平方米,相当于21个标准足球场的面积;基坑平面面积近10万平方米,最大开挖深度34米,相当于在地下空间建起了11层的高楼;整个工程土方开挖量达180万立方米,相当于20个标准地铁站的土方量。
在较为遥远的年代,人类建设地下城市主要为了躲避恶劣的自然气候,这和《流浪地球》里的设定类似;也有的是为了躲避连年的战乱,在地下建设避难的居所。世界史上,有过为数不少的地下城市,如土耳其卡帕多奇亚、伯灵顿秘密英语城,等等。
而在当代,地下综合体的建设主要是为了最大化使用城市的土地资源。即使在网络科技已有长足的发展的现在,社会系统也很难保证将优质资源分配到每个人手中,由此人们向城市聚集的势头仍将长期存在。而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将慢慢的变拥挤,城市规划由此也走上了集约化的道路,在向天空延伸高楼的同时,地底也在忙活着建设。
最为成熟的例子就是地铁,早在1863年英国伦敦就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并且伴随着盾构机等隧道掘进机械的问世,地下建筑的开发难度也降低了许多。
分析地下综合体的施工环境,我们可知建设地下建筑体都会遇到几个问题:地质问题、通风问题和潮湿问题。就以现时的地铁站工程为例,一般来说,我们在进行地铁站台整体建设时,会做好通风系统的工作,以保证日后正常的空气流通。对于地质问题,除了前期做好的地质勘测工作之外,后期还会对钢筋混凝土进行密封固化处理,使用固地宝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来加强基础材料的强度。
另一方面,固地宝混凝土密封固化剂材料的使用也能有效地密封水泥结构中的间隙,减少地下水汽的升腾,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也缓解了地下环境中的潮湿问题。
不难预见,地下综合体在城市中心地段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毕竟对于寸土寸金的城市土地资源,人们会更积极地建设高度集约化的地下综合体。
多地少的新加坡就是很好的例子,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先后建设地铁、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网系统、地下储存库、大型地下公共空间等一系列地下空间工程。2002年新加坡政府提出“在地下再建立一个新加坡”,此后成立跨部门的地下空间总
目前,除了有约9公里的地下高速公路和约80公里的轨道交通线路,地下排水系统和综合管线在城市地下随处可见,新加坡还耗时15年打造了万礼地下军火库。土木工程专业出身的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副校长杨国柔表示,“长期看来,那些不需要日光、会污染自然环境及引发噪音的工业应该移到地底下。地面上的空间就能让人享受生活、住房、娱乐等设施。”“全球很多大城市都已经一点点地将高速公路建在地底下。”
关于地下城市, 武汉菲凡士就介绍到这里了。有趣的是,有网友说建设类似的地下综合体有助于缓解城市房价的压力,大家对此又怎么看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