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是社会历来关心的焦点。不过,食品安全与健康相关科普鱼龙混杂,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的兴起让一些谣言、伪科普大行其道。
对于这些现象,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长期以来痛心疾首。“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他拟在今年全国“两会”提交《关于加强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科学严谨性,提升谣言整治力度的提案》。
孙宝国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科普工作一要重视科普内容的科学性、严谨性,传播科学正能量;二要加大谣言治理力度,严厉打击“伪科普”和顽固谣言。
一些固有的认知误区正形成科普工作的顽疾,“顽固谣言”始终没有被清除。这其中最让孙宝国痛心疾首的就是涉及食品添加剂话题,部分民众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负面印象仍难以改变。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孙宝国说,一些传统食品里面就有食品添加剂,最经典的就是卤水点豆腐,卤水就是食品添加剂,属于食品凝固剂。包括可乐、口香糖、冰淇淋、啤酒、红酒等食品酒饮都有添加剂,所有的碳酸饮料里面,二氧化碳都是做防腐剂的。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十大垃圾食品名单”“方便面24小时不消化”“喝牛奶致癌”等“伪科普”曾大行其道。对此,孙宝国指出,更有“伪专家”在健康养生类节目、网络站点平台上以科普之名,行营销之实。
同时,孙宝国认为,个别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宣传的内容本身严谨度也不够,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等问题严重。
“超加工”“最少加工”等新事物、新概念,也成为困扰消费者的新难题。孙宝国解释,“超加工”“最少加工”原本旨在引导消费者合理膳食,指导行业健康发展,但部分媒体和所谓“专家”的过度解读,让我们消费者误认为“超加工”就是不健康,“最少加工”更健康,进一步增加了花了钱的人食品安全的担忧。
对于这样一些问题,孙宝国建议,加大对不实信息、谣言的清理整治力度。重点针对电视健康养生类节目、广告,微信、微博、抖音、B站等重点平台开展专项行动,已经播出、发布的内容也要及时清理。
对于发布主体,他建议,探索建立科普白名单、黑名单的认证机制,对于一些长期散布不实信息、谣言的机构及个人加大监管、惩罚力度。
“坚持科普工作要由专业的人讲专业的事。食品的领域很大,做乳品的对果蔬加工未必熟悉,做果蔬加工的对肉制品未必熟悉,做肉制品的对面制品未必熟悉。同样的,都是做酒的,做啤酒的、做红酒的、做黄酒的、做白酒的,都是不同的专业领域。”孙宝国认为,平台和媒体要对做科普的人的专业背景有基本的了解,不要让他们回答超过专业背景的问题。
孙宝国还强调平台责任,要推动提升各栏目、平台的信息监管水平,完善各平台的信息审查、投诉机制,强化各平台自我监管责任。
面对谣言,及时辟谣也很重要。孙宝国建议,加大多层次科普宣贯力度,让科学跑赢谣言。建议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牵头,协调多部门联合开展行动,从国家层面梳理、发布食品安全与健康领域的顽固谣言清单;鼓励高校、科研机构、科技社团等发挥食品领域科学家的及其重要的作用,以科技界共识的方式对谣言内容做科学、全面地解读。
孙宝国还建议,尽快出台有关标准法规,禁止在商业宣传及标签标识中使用“零添加”相关词汇。
为什么不能标注“零添加”?孙宝国解释,“零添加”会误导消费者。大部分产品声称无添加的,实际上都是有添加的,尤其是个别产品,它不添加某一种食品添加剂,但添加了别的。去年在媒体上形成了热点的一些产品,绝大部分里面也都加了食品添加剂。
“你非要做一个没有的,能做到,但没必要。比如,有的人说别到外面去买食品,你在家里自己做饭,那炒菜的油里面就有抗氧剂,盐里面有抗结剂,油盐酱醋里面都有食品添加剂,也是躲不开食品添加剂的。”
孙宝国表示,“零添加”其实是商业上的一个噱头,最终会造成花了钱的人食品添加剂的误解。现在很多人都对食品添加剂没有好感,长此以往,大家可能没有因食品安全问题身体上受到伤害,但是因为担心害怕,造成心理上的负担。
据了解,《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 7718)目前正在修订中,拟明确规定食品标签不得使用“不添加”“不使用”及其同义语等词汇。《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也拟禁止标注“无添加”“零添加”。
孙宝国表示,新国标自2019年开始公开征求意见,至今仍未发布,某些特定的程度上影响了行业创新和规范。他建议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市场监管总局加速会签进程,尽快出台新国标。